西夏區堅持發揚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通過“三個著力”抓牢多元解紛機制建設,以一站式聯合化解模式為抓手,持續提升“塞上楓橋”調解品牌,不斷擦亮“塞上楓橋”西夏區名片。
以“哪里有需要、哪里就有調解組織”為目標,建立縣鄉村三級“一站式調解中心”,推行“一站式受理、一攬子調處、一條龍服務”模式,最大限度通過調解方式解決矛盾糾紛。不斷拓寬黨政機關、商會、退役軍人等行業性、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,涵蓋建筑工程質量、人事勞動爭議、道路交通事故等23個領域,形成縱向到底、橫向到邊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網絡全覆蓋。截至目前,西夏區行業專業性調委會14個,各級各類調解組織126個,指導和參與矛盾糾紛排查4800余次,調解糾紛11635件,調解成功率95%。
利用區位優勢,聘請寧夏大學、北方民族大學等高校法學教授等86名人民調解員,以常駐、按需、巡回三種模式進駐法院,攜手打造“老王說和室”“老肖調解室”“柳發蓉調解室”等多元解紛調解品牌,設立在線接受法院指派調解案件,發揮專長化解矛盾糾紛,“老王說和室”帶頭人王忠嶺被中央政法委評為平安之星。通過“黨建+司法行政”工作模式,吸納618名有經驗、有威望、有技巧的老黨員、小區能人、老法官等群體組建金牌調解員隊伍及人民調解專家庫,培育選任12名金牌調解員在各鎮街輪班,為人民群眾提供“點單式”糾紛化解服務,做到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鎮,服務不缺位,矛盾不上交。
堅持打造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西夏樣板,以法院為中心,在兩鎮七街設立9家“審務工作站”,村(社區)覆蓋82個“法官工作室”,打造“1+9+82”輻射型解紛矩陣,布局織密司法觸角網。建立4+X多元解紛體系,強化綜治中心、法院、檢察院、司法所與婦聯、工會、文旅等單位協調聯動,設立“工會+仲裁+法院”勞動爭議調裁訴對接工作室,打造銀川市首家“溫馨家庭”“旅游糾紛聯調”等調解工作站,實現平均每天訴前化解案件11件,2022年以來訴前解紛3321件,受理案件數下降14%,“一站式全鏈條矛盾糾紛化解模式”獲評自治區法治政府示范建設項目,西夏區人民法院“坐診、約診、巡診、會診”四診工作法獲全國“十大最具品質一站式改革創新成果”。
掃一掃 手機瀏覽